作者: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宗威
讨论和研究中国的建筑形势和方向,可以说是当前学会和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讲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主要是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的方向,为什么要把这个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我觉得从背景的角度讲,有三个问题是我们组织,起动这样一个研讨的原因。
中央讲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要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走文化强国道路。我觉得中央的这个决策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确实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突63.6万个亿。那么在30年前,我们的GDP多少?我们的GDP也就是两、三千个亿,但是我们现在的GDP水平已经是63.6万个亿,我们的财政收入已经超过10万个亿。从经济总量来讲,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确实不得了。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仅仅是经济强大,那不算强大。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一定要在经济上强大,要在军事上强大,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上要强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的精神,要有自己的文化。
我们建筑学界在文化自觉和自信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我们的很多公共建筑、大型建筑都是请谁来设计的呢?都是请老外来设计。外国的建筑师做方案,中国的建筑师做施工图,或者说是外国的建筑师做主角,中国的建筑师做配角。这种状况,反映出我们中国建筑学界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不够的。事实上我们中国的建筑师都是优秀的,我们中国的建筑师完全有能力、有水平承担我们国家公共建筑的方案设计,完全有能力、有水平承担我们国家城乡建设当中的建筑设计。
中国的建筑文化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中国建筑文化在世界上也是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不仅对我们中国的建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实际上对南亚和全世界都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所以中国人应该在建筑文化方面确实要挺起脊梁,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国的建筑师都是优秀的!
所以,为了贯彻中央的决策,我觉得我们需要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建筑形势和方向;研究在我们的建筑实践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以上是我讲的背景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中央有决策。
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我觉得主要还是由于我们的建筑现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从建筑现状来讲,成绩不用说,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城乡建设当中确实取得巨大成绩:到处是新的房子,到处是新的街区,到处是新的城市。应该说,中国的城乡面貌在30年来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确实也都有了根本的改善。但是呢我总说这句话,不知道各位是不是认同:虽然我们建了那么多的新房子,那么大的建设量,但是三十年下来,我们没有形成中国的当代的主流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遗憾,也是我们在座各位青年建筑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我们过去的建筑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形成了中国的风格,我们的木构体系,我们的城郭形式,我们平面的布置等等,都形成了非常鲜明的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可以这么讲(说的过分一点),当下的很多建筑确实是火柴盒,很多建筑高大奇异,在文化多元的口号(或“幌子”)下,过于的随心所欲,过于的自我标榜,过于的自我表演。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中国建筑的现状是令人不安和担忧的。我曾经说过一个观点,把中国建筑的现状概括为“四远四近”。可能有些青年朋友在网络上看到过这个消息。
我们的建筑离自然越来越远。为什么叫离自然越来越远呢?一个是我们城市的密度,一个是我们城市的规模,跟自然确实是越来越远。原来在城市里面能看到的树林、绿地、坡地、水塘子、所谓的荒地,实际上都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现在看见河流、小的河沟等就盖盖,见着土坡就推平。我们现在从房间里举目望去,看到的全是窗户,窗户看窗户,房子看房子。而且很多建筑,特别是一些写字楼和大型的超市(比如家乐福)、包括很多宾馆的餐厅都没有外窗。在去西安开会之前,我在内蒙开会。早上在挺大的一个餐厅吃饭,可能有现在会场面积的2倍,但是没有外窗。我以为是地下室,但实际上是3层的餐厅。过去我们所说的“一丝阳光照在桌面,一缕清风浮面而过”的感觉,现在都成了一种奢侈。实际上这样的一种做法,背后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支撑,这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所以我说离自然是越来越远了。
但事实上人类是不能离开自然的。前年在上海世博会上,新西兰有一句广告语:“只有生活在大自然,生命才会充满活力”。这句话说的非常直白,但是道理很深刻。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人本来就不能离开自然,但是我们的建筑确实离自然越来越远了。
我们的建筑离生活越来越远。为什么叫离生活越来越远呢?在我们过去的生活当中,吃个包子,理个头发,修个自行车等都很方便,因为在一个街巷里面这些基本的设施差不多都有。但是改造以后,特别是城市里边做了所谓的综合体以后,什么都集中在综合体里面了。有的城市的综合体很大,有几十万平米,五、六十万平米,七、八十万平米,更大接近一百万平米。餐饮在里面,百货在里面,运动在里面,娱乐在里面。但这种大型的综合体不可能在每条街道、每个小区都有一个。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多元,非常琐碎,也非常具体的,所以,不可能靠城市综合体来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的建筑离民族形式越来越远。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文化的趋同速度是非常快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怎样传承好中国自己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呢?我不认为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还是那句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精神,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所以在所谓的世界趋同、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建筑师怎样能够很自觉地挖掘我们中国的建筑文化精神,探索我们中国的建筑理论,走我们中国的建筑实践道路,这恐怕是我们在座各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建筑形式方面,现在很少能看到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当然社会在进步,新的技术、新的结构、新的材料等非常丰富,建筑实践当然要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能够有意识地去开拓我们中国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道路,而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的建筑理论,把西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搬到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我们的建筑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崇尚节俭是我们非常优良的传统。崇尚节俭有什么可耻的?说一个人很简朴、很节约、这难道是一种耻辱?不是耻辱!这是一种美德啊!包括中国过去历代的封建王朝,历代的皇帝,也都懂得这个道理,叫“成由勤俭败由奢”。一开始皇朝的建立,都在在艰苦奋斗下建立起来的,最后失败也都是因为骄奢淫逸,铺张浪费。但是现在很多建筑过于地讲究装饰,过于地追求形式。在过分追求形式和过分讲究装饰的背后,一定是资源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你说鸟巢用多少钢材啊!就为追求这么一种形式。钢材的用量至少能造两个航空母舰。还好最后把那个盖子去掉了。你说“大裤衩”为那么一个形式,地基基础的部分得多花多少钱?
我去年讲这件事情的时候,举了江苏华西村的例子。华西村现在确实富裕了,也有钱了,建了所谓的农村第一高楼,也建了自己的接待室。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用黄金铸造了很大的一个金牛(纯金的)。华西村有钱,你可以用这个钱去帮助我们西部的农村啊!你可以去帮助不能上学的孩子呀!有必要用黄金堆起一个大的金牛吗?我觉得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的建筑离我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在我们的建筑实践当中,过分地追求形式,过分地追求装饰,是跟我们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的,格格不入的。
我刚才讲了中国建筑现状的“四远”。接下来讲讲“四近”,所谓的“四近”,就是我们的建筑离官场越来越近,离逐利越来越近,离浮华越来越近,离西化越来越近。
第一离官场越来越近。说中国的建筑离官场越来越近,有时是好事,因为政府重视,领导重视,这没什么不好。其实没别的意思,就是说在中国建筑实践当中,确实不管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很多建筑方案都是政府决策的,所以不管建筑的规模也好,形式也好,色彩也好等等,政府的行政因素确实很多。就怕领导不注意发挥专家的意见,导致建筑师不能够非常独立地去做建筑创作,所以很多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政府,特别是有关部门的一些偏好。
第二离逐利越来越近。所谓逐利就是在建筑实践当中,在市场经济这样大背景下,说得通俗一点,个人要生存,企业要生存,大家都得生存,在创作与利益之间,在传承与利益之间,在职业操守与利益之间,可能对利益的追求是第一位的。很多建筑方案,很多建筑的设计,可能更多的迁就业主,迁就开发商的意见。在设计团队之间,为了竞争逐利,互相压价、不计成本,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
第三离浮华越来越近。形式上我们追求浮华,“高大奇异”就是佐证。比谁的建筑更高、更大、更亮。装饰上过分追求装饰,现在装饰的更新速度很快,应该是十年、八年就得拆掉的。可能有些建筑确实是由于功能原因,需要重新做一些调整。现在建材市场里面,建材确实是日益翻新,不管是瓷砖也好,涂料也好,其他的灯饰也好,等等,花样不断翻新,发展的确实很快。
第四离西化越来越近。我认为向西方学习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这种学习是需要理性的,是需要经过判断、分析之后的一种学习和借鉴,不能够盲目的照搬照抄。
这是我要说的背景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中国的建形势和方向,第一是因为中央的决策,第二是由于建筑的现状。
市场经济,确实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个机制,它可以极大地刺激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下,我们的商品市场,不管是汽车,彩电,服装等等确实是做到了物质极大丰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我们很多东西在世界上都是第一,钢铁,煤炭,化工,家电等等。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市场经济也有它不利的方面,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
市场经济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生产积极性,但在另一方面市场一定是逐利的,资本一定是逐利的。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我们确实遇到很深刻的社会矛盾,比如说人口的矛盾、资源的矛盾、环境的矛盾,市场经济加剧了这些矛盾。市场和资本对利益的追求是无限的,换句话讲资本是贪婪的。
马克思在200年前就分析过,资本为了追求利益,有20%利益的时候,他可以努力地去工作,去争取实现;有50%利益的时候,他可以不择手段,想方设法实现;有100%利益的时候,他就可以冒着触犯法律法规;如果有200%利益的时候,那就可以冒着杀头的风险。在我们的社会中,为什么有这么多丑闻?什么毒馒头啊、毒牛奶啊、更多的添加剂啊,根本原因就是资本逐利的结果,市场对利益追求的结果。谁都知道,往河里排污水是件不好的事情,但是就有人偷偷地排,变相地排,为什么?逐利使然,利益使然,资本使然。
我有一个同事骨折。骨折我们中国传统的中医中很平常,拿着石膏绷一绷,拿木板夹一夹固定,回家,伤筋动骨一百天,就恢复了。现在不行,只要你到医院,马上钢钉就上去了,钢板就夹上了,得做手术。为啥?利益呀!过去我们感冒,没关系,回去休息三天,多喝开水,捂上大被子,好好睡一觉。现在你只要到医院去,马上吊针就上去了。为啥呢?利益!
中央电视台报过一个案子,说有一个人,大概五十多岁,关于动脉硬化什么的,给人放支架(放支架也不用开胸,从大腿静脉直接送上去就可以),结果在手术台上给人家连续装了9个支架,最后患者死在了手术台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利益使然!
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市场经济确实给我们建筑师、工程师带来了很多挑战。可以说市场经济一直在裹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裹胁着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强大的力量面前,中国的建筑师更需要理性。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仅要有市场的力量,我们还应该有道德的力量,有法规的力量,有人性的力量。
市场经济对产品的要求一定是新、奇、特,一定是花样不断翻新。电视机从1982到现在换了多少代了,我们的手机换了多少代了?市场经济对产品的要求一定是标新立异,但是我们的建筑不能像手机、电视机那样不断翻新!所以我们对建筑的要求,不能老是追求形式的变化(这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应该回归建筑的理性,回归建筑的本质。
我昨天在西安开会的时候遇到张锦秋院士。张院士做的西安博物馆和其它延安建筑,应该说都是非常实在的,既有传统又有创新,确实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以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要求产品不断标新立异的形势下,我们的建筑师应该更多的去用道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法律的力量去平衡市场的力量。
以上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对中国建筑形势和方向的讨论,主要是出于上述一些背景。
为什么讲思想?我觉得任何的建筑实践都源于一定的社会思想,有什么样的社会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所以建筑思想我觉得是需要我们理清的,需要我们去分析的,更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建筑思想。
第一个,从中国的情况看。有什么样的建筑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实践,从中国的情况来说,我把它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这三个大的历史阶段,我觉得有不同的社会思想,或者说主流的社会思想,那么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不同的主流的社会思想,确实是在指导着我们的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而且在建筑风格也各有表现。
第一个阶段(五十和六十年代的二十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确实经历了长期的这种外族侵略,国家民不聊生、国家经济很脆弱、百废待兴,这样的社会背景当然会反映在建筑上,但更主要的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新中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权性质确实是发生了根本变化。新中国是一个人民的国家,人民的政权。文艺为人民,为人民大众,这不是一句口号,这确实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全民的行动。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成为这个阶段一切工作包括建筑实践的指导思想。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和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始建设了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等十大建筑,改造天安门广场、建设北京西部的行政办公楼等这样一批新中国的建筑。那么这些建筑从建造目的、建筑形体,到建筑装饰、建筑风格,应该说都体现了新政权和新国家的性质,体现了国家的基本政治思想。我觉得这些建筑确实是表现了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所讲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种豪迈的政治气质和民族精神。讲自力更生,当然是讲自己的建筑文化、自己的建筑形式。虽然解放初期,“苏联风格”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流。那个阶段农展馆、北京站、民族文化宫等北京地区的代表性建筑,应该说还是比较多地延续和表现着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
第二个阶段(七十和八十年代的二十年),新中国的建设并不那么顺利和平静。蒋介石反攻大陆和颠覆活动不断,朝鲜战争和帝国主义的封锁、苏联撕毁协议发动边境战争,几千年封建社会各种思想的阻碍,党内和社会上各种怀疑甚至反对的声音,要想建设一个全新的新中国,建设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新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理念,确实是很不容易。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毛主席在上一个阶段的中后期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我理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初衷就是巩固新政权、维护新的政治理念和新的政治制度。所以这个时候,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对封资修,深挖洞、广积粮等等。包括先生产、后生活,这样的社会思想确实是当时的主流。所以这就成为第二阶段整个国家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实践,当然这样的社会思想背景,也左右着中国建筑创作和建筑实践。
这个阶段,沿海地区边疆地区很少建设,内地的工业项目相对较多,但城市里的公共建筑仍然不多。北京的城墙拆掉了、绝大多数的门楼、牌楼也都拆掉了。经济、适用、美观是这个时期建筑创作的基本方针。北京国家图书馆、北京西单百货商场、北京饭店、首都国际机场陆续建设起来,也可称得上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建筑。虽然受到西方的封锁,但是新中国经过3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加强了基础工业建设,有了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独立自主地发展和建设了一批像国家图书馆、北京饭店那样有现代感的建筑,总体上这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还是中国的。
第三个阶段(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虽然1978年是计算改革开放的起始时间,但国门真的打开,新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还是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的。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讲话,1993年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是在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实行市场经济。
这个时候毛主席不在了。中国社会的中心思想已经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这个时期,中国充满了对世界的向往,对发展的憧憬,对富裕的渴望。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市场经济机制不仅在资源配置上起到基础性作用,而且社会各个方面,可以说市场机制都在起到重要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不仅是中国社会实践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建筑创作的指导思想。北京的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等,都是这个时期改革开放的代表建筑。很多旧城区、很多传统建筑被拆掉,新的住宅和新的公共建筑取而代之,当然它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离不开奥运场馆和世博场馆的建设。这也应当是这个时期最典型的建筑实例。中国涌现出一批批设计品质精良的建筑精品,但也产生了不少遗憾建筑。
这个阶段,外国的资本、外国的技术、外国的管理、外国的建筑设计思想都涌入中国,纷至沓来,争先恐后。这个时期传统的、现代的、作旧的、折中的、奇异的、中国的、欧洲的、世界的,在中国城乡出现了所谓的“多元”和“现代”的建筑形式和风格。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影响下,所谓表现主义、解构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建筑,确实受到部分中国建筑师的追捧。从中国的情况看,社会思想一定对我们的建筑实践有着直接和根本的作用。
从国外的情况看,应该说可以进一步来说明这个问题。看西方的社会思想,应该说也是直接左右着西方建筑实践活动,这里边我想说的是什么呢?从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后,确实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呢?就是西方的国家竞争,西方的铜臭无处不在,这个时候西方的社会关系变成了人与机器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变成了人与资本的关系。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各种机器,天上的、地上的、海上的。而征服了机器力量的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所以这个时候社会矛盾、资源的矛盾、国际的矛盾日益紧张。科技进步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对文化,对社会都产生了动摇和迷茫;理论和文化的多元化固然丰富了世界生活,但是又产生了彷徨,产生了疑虑,不知何去何从。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西方几个主要的思想出现了。达尔文提出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进化的理论假设,在科学进步史上有它正面的经济意义,但是达尔文进化论却给人类传统带来了蔑视和否定。为什么?因为你不要在意今年怎么样,人类是在不断进化中的。一百年以后,你现在在意的完全就是不值一提,所以进化论实际上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传统的否定。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对时间和空间的全新认识,人类认识世界思维方式确实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但是“相对论”告诉人类,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真理,没有绝对的事情。所以,“相对论”实际上也给社会带来了疑虑。
再以后,解构主义哲学出现了,这更可怕,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我们的语言结构,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是过时的、老套的,什么主语、宾语、谓语,他说你干什么要思考这些,他分析了很多著作、小说,最后得出这些东西都是一个模式,就是主、谓、宾。我们人类为什么要遵循这种形式呢?西方的这种思潮风起云涌,反映了在新技术条件下,人对自然、对历史、对社会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反映了社会关系中充斥着消极、颓废、紧张、激进和反叛。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思想中,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实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西方建筑变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湛完美的经典建筑风格已是昨日黄花,各种所谓新的手法、新的形式,与社会的变化相呼应,其中既有美丽的鲜花,也有腐臭的毒果。确实出现了一批形式与功能统一的优秀现代建筑,但是也出现了一批反传统、反文化、反理性、反秩序的不伦不类、奇形怪状的建筑,盛行欧洲,蔓延世界。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建筑美学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建筑创作追求复杂、无序,概念艺术、偶发艺术、最低限度艺术,表现主义、解构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建筑占据了突出位置。其二,建筑不再是建筑之外的某种精神的像征。这个时候,建筑只表达建筑自身的理性和意义。建筑只是建筑自身的意识、诉求和语言。其三,美学不再是指导艺术实践的理论。美学变成了教人把不是艺术的艺术当成艺术的理论和审美判断。
一个空镜框挂在墙上,什么也没有,告诉你这是很美的;一个马桶放在一个台子上面,告诉你这个一定很美。所以美学也不再是指导艺术实践的理论,而是告诉你一个不美的东西怎么能变成美的。这些思想在还没有来得及分析和梳理的情况下,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国,在中国打造和推行西方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创作,而且在不少的城市形成了盲目效仿和照搬照抄的情景。
我自己也在思索,我们在分析西方社会思想、社会实践的影响后,需要明确什么东西?我觉得有三点需要明确:
第一,西方现代建筑思想中的反理性、反文化部分,是在西方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土壤中形成和生长的,和中国的国情完全不是一回事。就像当年拿共产国际的思想来指导中国的土地革命差不多。正像宋春华部长(前住建部副部长)批评的那样,中国建筑不应当乱跟风。第二,西方现代建筑思想中,虽然有适应工业化、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积极的因素,但是仍需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因为毕竟新技术和新材料,你也得看它是不是符合节能减排,如果是高能耗的、是破坏生态的、是影响环境的,是不以人为本的,你依然是需要选择的,有些内容是不可以仿效的。第三,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建筑思想,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柯布西耶和包豪斯等所创立的形式内容统一和人本精神为上的现代建筑思想上来,要落在提高中国文化自觉和自信这个落脚点上。中国不能放弃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这是中国能够在今天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上生存发展的唯一之道。在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建筑师应该利用历史机遇赋予我们的巨大而广阔的舞台,不断发展、完善中国自己的建筑文化,探寻符合当代实际和历史趋势的中国建筑的道路,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建筑文化强国的道路。
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能源紧张、环境恶化、文明冲突、文化缺失、人性异化所酿成的苦果日渐显现,不断引发西方建筑师的反思,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概括讲就是回归到理性和传统的道路,西方建筑思想更加强调人本精神,更加强调保护自然和尊重文化。而这一趋势的发展和建筑理念的实践,需要中国建筑师结合中国国情认真关注和研究。那么在西方建筑思想面前,中国建筑不能够简单模仿,更不能亦步亦趋,随波逐流。这是我说的第二个方面:思想。
有很多的同志问我,你老说方向,那什么是方向?我说方向就是我们提倡什么,支持什么;我们反对什么,赞同什么,这就是方向。我们提倡什么?我们还是提倡在传承优秀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去创新、去发展,不能够背离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提倡什么?我们还是提倡那些节能减排的、崇尚节俭的、保护环境的建筑实践。我们反对什么?反对过分地追求形式,过分地追求装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破坏自然生态的建筑实践。
具体讲,我觉得有四个问题是需要大家努力探索和实践的。
第一个回归建筑本质。建筑首先是为人服务的,不能变成人要为建筑服务,如果变成人为建筑服务,这麻烦了。你看央视新楼,不是建筑在为人服务,而是人在为建筑服务。交通完全得靠电梯,室内空气全靠空调系统调节,这是对能源和资源的极大消耗,每年这栋建筑靠人去维护的成本,不知有人算过没有?我们说回归建筑本质,第一、要强调建筑还要为人服务,别最后整成人为建筑服务了,这里面运行、维护的成本太高。第二,建筑确实要为适当的需求服务。什么叫适当的需求?人的需求太多了,换句话说为人的适当需求服务。第三,建筑要为人类适应自然,规避危害服务,而不是战胜自然,破坏环境。超高、超大、超密度建筑可以有,但不能多。多了就超出了适应自然的范畴,而且对自然造成了极大破坏。
第二个勇于建筑创新。我们不可能复古,不可能回到历史当中去,社会总是要进步的。我们要创新中国的建筑,要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辛亥革命以后,有一批建筑家也在尝试着怎么去传承和发展中国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也确实做了很多努力,在“整体仿古”、“局部仿古”、“简约仿古”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而且像中山纪念堂等建筑确实做的很经典,很到位。
任何一个文化,我觉得都不能够轻易地去抛弃它,因为任何一个文化实际上都是有成本的,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多少代人积累的,这难道没有成本吗?大家都知道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年年爆满,年年掌声雷动,但是今年音乐会演唱的曲目基本上都是老曲目,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老的曲目,实际上是经过多少代人去不断地完善,并使之不断地成熟,最后才能成为艺术精品,广为传颂。创新一定要对历史、对传统充满尊重和敬意。
第三个追求艺术品质。我这个说法可能不准确,建筑是艺术,但是在追求建筑艺术方面,我们确实是有一个很难的标准,艺术这个东西确实是一个非常感性的、有变化的。很多同志有这样的疑问,建筑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因为谁也不能说方的就一定好,圆的就一定好,或者方的加圆的就一定好!但是,如果说建筑审美没有标准,我不太赞同。如果说建筑审美没有标准,这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真的审美没有标准,没有判断,如果建筑审美真的是可以随意的,甚至可以是无结论的,那么它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建筑创作的方向,而且我们的讨论将变得没有意义。所以我的观点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确实是存在着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审美判断,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社会环境应该有一个主流的审美取向和标准,这是客观的。
毛主席在1942年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已经过去了很久时间了,但在今天,这个讲话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建筑学人学习的。毛主席讲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反过来又对政治有很深远的影响。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是我觉得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理念是没有改变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以人为本。人民文艺建筑艺术,仍然是需要坚持的方向,所以,人民大众喜欢的,符合人民大众审美要求的,应该是中国建筑审美的基本标准。
第四个坚守职业道德。建筑师对自己的创作、对自己的工作应当问心无愧。你说别人做出一个房子,可以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甚至更久地为人类提供服务,你做的房子可能也就三十年、五十年就不能用了,就被拆掉了,是不是让人觉得很羞愧?从职业道德来讲,这是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浪费,是背离建筑师道德的。同样是山上取来的石材、木材,同样使用钢筋混凝土,别人的房子可以一百年为人类服务,你做的房子几十年就被拆掉,这难道不是对自然的一种不敬和不道德吗?
我们讲建筑要以人为本。谁不希望有阳光的房子,谁不希望有绿地的房子?但是现在我们的建筑确实是房子挨房子,窗户看窗户,实际上这就叫不道德,是建筑对人的不道德。建筑师要坚守职业道德,既要对市场服务,又要坚持原则,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尊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