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培训-建筑执业培训领航者!

郑州 |洛阳 |新乡 |开封 |安阳 |南阳 |濮阳 |鹤壁 |加入收藏 |网校入口 |集团官网

新闻资讯
业务中心: 0371-55696552
18037153049

为什么中国建筑多命短,真相令人震惊!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1987)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确定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国家颁布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也规定,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但实际上,我国城市建筑寿命低于50年的情况相当普遍。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

“短命”危害大

危害一:耗资巨大

  上海市高级经济师顾海波曾算过一笔“建筑短命”浪费账:2005年全国城镇住宅建筑面积达99.58亿平方米,以平均每平方米建安造价1000元计算,如其使用寿命由平均30年增加为50年,则可节约6.67万亿元,可用来建造100万元一所的希望小学667万所。

危害二:污染环境

  据国家住建权威部门研究报告,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吨至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至12000吨建筑垃圾。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至40%,每年产生新建筑垃圾4亿吨。这些垃圾的运输、处理和存放,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危害三:社会问题

  现在商品房住宅的产权是70年,比其平均使用寿命周期要长40年,建筑“短命”所造成的“权证在、物业亡”的脱节现象,将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

 

是什么原因衍生出如此多的短命建筑?

历史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在探究建筑短命的原因之时,不能脱离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计划经济时期正是我国大建设的时候,但那时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政府强调节约,建筑的初始投资水平普遍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品质及其使用寿命。”

  进入80年代,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由此带来的住房需求及住房压力较大,重数量盲目发展之时忽略了对质量的把关。那个年代,无论政府还是开发商,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房屋但对其质量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拿深圳这个八十年代才出现在城市花名册上的新城来说,目前已经很难找到当年的建筑物了。

短时规划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建筑在规划之时戴上近视镜,楼盘恰不逢地,处于几十年后被规划出列之范围,其寿命岌岌可危。规划不合理造成的建筑被迫拆迁,是建筑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宏观上,建筑规划如果与未来城市发展步伐不协调,即便建筑仍风韵尤存,亦免不了牺牲小我,保全大局的命运。在微观上,开发商由于对建筑的认识与把握不清,规划不合理,其被炸掉重来的可能性极大。忆当年广西北海、海南等地的炸楼事件,至今仍让人觉得浪费颇多。”

  “选址规划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全盘考虑各方因素。中国在历史上非常重视规划和建筑的选址工作,但改革开放后,很多地方对待规划的态度却相当不严肃。“由于对整个城市合理分区考虑不周,在本不该规划之处建房,如未来交通主路或公共设施之地,临时规划出建筑住宅,或在废弃的化工厂及垃圾处理场附近建房而无视居民的健康,甚至在防洪区域或国家风景名胜区随意建设,其被拆迁的命运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我觉得这个并不是城市规划师的错,只是城市规划不得不按照那些爱设计的领导来做。

设计缺陷

  其是我觉得某些建筑在设计之初便决定了其短命的命运。面对此问题,我相信多数业内人士都无奈地投了赞同票。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它是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综合反映。有的开发商盲目崇洋媚外,不考虑中国国情和民族习惯,致使很多建筑怪胎在中国诞生。而使用功能不合理,没有给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是建筑设计的先天缺陷。一些开发商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力求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为此就要以牺牲某些功能为代价,尤其是‘超前’功能。另外,设计单位的立场也逐渐倾向开发商,根据开发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更改图纸,很少有设计师能站在一个使用者的角度精心设计。即便有心为使用者着想,也会因开发商的反对、设计时间的限制而作罢。最少50年的使用寿命理念对于设计机构而言似乎已经淡化。”

  说到这里,我想讲一下我读书的时候,在书上看到的一小段故事——武汉一幢建筑的业主接到英国某建筑事物所的通知,声明此建筑是上世纪初该事务所为其设计,现已到使用寿命,如果要继续居住必须进行合理加固改造,否则会出现问题。“在中国,我从未听说任何一个机构或设计院,对其过去设计的已经到期的建筑承担什么责任。国外对建筑安全的责任感非常强烈,不会因机构人员的更替而变化,但我国目前还达不到,我个人期望房屋终身责任制能够早点实施吧,为了国家也为个人,更多的是为我们建筑人着想。

  我国的建筑设计存在哪些缺陷呢?建筑使用寿命可体现在使用功能和物理性能(声、光、热环境)两个方面,“户型平面不合理、不科学,同样影响使用寿命,许多超过120平方米的住宅只有两居室,有些300多平方米的别墅只有三居室,十分不适用。通风、采光、隔声、保温、隔热等物理性能差,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居住环境不健康、不舒适,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理念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些都是影响建筑寿命的致命因素。”

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施工质量差或因赶工期而产生的‘三边工程(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违背基本建设程序势必缩短建筑使用寿命。任何施工技术和工艺都有其相应的时间限制,不能盲目主观。如混凝土的凝固时间有严格要求,虽然可以通过添加外加剂等手段缩短时间,但并非无限制的。再如砌砖墙,必须下一层砂浆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上一层砖才能砌,否则容易坍塌或产生安全隐患。”

  “从施工单位来说,施工人员大都是民工出身,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仅凭一些原始的经验去施工,再加上房地产开发商对施工单位过分压低价格,致使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这种情况下工程质量很难保证。我常遇到有朋友问我其购买的房屋会不会倒塌或出现质量问题,这些本来不应由业主担心的问题却往往被提出。”

  对于工程质量问题,对于我们建筑人来说‘你的产品99%合格,对你来讲只有1%的不合格,但对于购房者来说却是100%不合格。比如100个杯子,99个合格,看起来质量很高,但对于买到那个不合格杯子的人,就是100%不合格。’对于房子这一大宗商品而言更甚之。”

 

监管力度

  提到监管力度,任何人都会首先想到政府这一强制之手。“目前我国存在房地产领域监管不严的现状。毛主席有句话: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管得不严等于不管,比如我国早就有法律禁止黏土砖的使用,但至今使用黏土砖的建筑比比皆是。”

  现在很多监理在建筑质量的把关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真正负起责任。在监理把关质量的同时,谁又来监管监理?”

  “目前我国存在一个很大问题,房屋出现问题监理是不负责任的,监理的责任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监理公司未起到很好的第三方监督作用,使本来应能及时发现并排除的一些安全隐患最终演变成建筑长寿的克星。”

建筑材料

  我们在追究整体建筑寿命时,除了关注主体结构以外,其零部件――建筑材料的寿命也不可忽视。徐延安指出,影响建筑寿命长短的因素主要有:
  一、材料成本,一份价钱一份货,有的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选取材料一味追求低价;

  二、材料技术参数,近几年涌现出很多新型建筑材料,但其既未经过权威机构实验室检测,也未经过实际工程使用检测,存在很大的虚假和不稳定性,性能指标无法满足要求;三、工程质量,材料的品质与安装、施工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水平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例如高品质的玻璃安装在气密性、保温性都很差的窗户上,就失去了使用高品质玻璃的意义。

观念认识

  “长期以来存在一个误区,人们对‘性本丑’的房子已经习以为常,房子丑陋就用装修来‘遮羞’,室内夏天热冬天冷就靠大功率的采暖制冷设备调节温度。”对此徐延安颇不赞同,“人们只想着节省土建成本却忽略了设备成本、装修成本和运行成本,运行成本高不仅仅是水、电、气等能耗费用高,也与建筑全寿命息息相关。本应使用100年的建筑却在20~30年拆掉,自以为初期投入很低,实际折合全寿命成本非常浪费。”

  比如说,新建筑存在如此明显的裂缝,理应追究开发商的质量问题,但我们也没有去告他。其实,现在百姓面对如此现象早已见怪不怪,小毛小病就算是质量通病,能忍则忍。但是这种‘小病’对建筑寿命的影响十分巨大,但正由于人们已经戴上了漠视镜,主观上忽视其危害,更令一些开发商有恃无恐,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松,对建筑寿命的年限也不再关注。”

国外百年建筑如何打造

  国外建筑规范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与我国大致相同,如欧洲标准Eurocode1和国际标准ISO2394:1998均规定房屋建筑和其它普通结构50年,纪念性建筑、其它特殊或重要结构、桥梁等100年或100年以上,但国外建筑平均使用寿命却长得多。 欧洲城镇对于旧建筑的“拆迁”总是慎之又慎,欧洲古城风貌得以保存。 鸟瞰巴黎,并无太多高楼,散布的传统建筑以及合理的布局,都使得这个城市呈现出独有的文化韵味。

 

日本打造“百年住宅”用比中国质量更高的混泥土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百年住宅”的建设构想,建设房屋时使用的都是标号40以上的混凝土,而中国大部分短命建筑使用的都是标号20的混凝土,仅此一项差距就使中国房屋至少短寿十几年。据2009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建筑与住宅统计,日本房龄50年以上的房屋建筑面积占6.6%,30年以上的比例为38%。据2009年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统计,美国31.1%的住房已经有50年以上历史,58.8%的住房超过了30年。

 

保护建筑成西方传统:匈牙利法定50岁建筑不准拆迁

  因对城市规划方面做得特别出色,西方诸多城市不会轻易建,也不轻易拆,所以很少有大规模的拆建。在布达佩斯市,政府就明文规定所有门面建筑超过50年的一律不准拆迁;法国对有20年历史的或在国内外有过影响的场所,都被政府立了标记予以保护。在美国巴尔的摩市,一个废旧的电厂经过精心改造后,变身成为一个书店。整个建筑至今还保持着发电厂原有的红色砖砌外形,甚至保留了四根醒目的烟囱。如今,这座上百年的建筑已成为巴尔的摩市的标志性建筑——这些不仅仅得力于建筑质量过硬,更提现了城市规划的谨慎长远,以及政府不及利益地保护。

 

欧洲人以老建筑为荣:房屋经久耐用修缮紧跟时代

  保护老建筑,在欧洲是一种普世文明。在英、法等欧洲国家百年以上老宅比比皆是,许多老住宅在显要位置用醒目的阿拉伯数字标注着建造年代,说明当时的建造者对它能够经久耐用、世代相传充满自信。当今欧洲的居民也以能住上老住宅为荣,并且认为其建造年代越久价值越高。老住宅的门窗、地板、室内管线和设备等都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多次更新,有时还对主体结构进行修缮,但其室内的现代化程度比新建住宅毫不逊色。


在线客服
郑:1991460761
孙:985206900
许:3236129661
杨:2841826762
赵:2381313085